答案當然是否定的,身體會因缺乏保養與照顧而加速老化,不論你是三十歲的年輕人,或只是即將步入中年都一樣。相反的,若是平日保養得宜,老化程度是可以延緩的,像有些老年人因為注重日常保健而身強體健、容光煥發,反而我們常看到一些縱慾過盛、體勞過度的年輕人體乏遲緩、老態龍鍾。所以,為與不為,就有明顯的差別。
中醫抗老養生以「防危杜漸」,也就是「治未病」為中心思想。中國醫學作家張景岳說︰「禍始於微,危因於易,能預此者,謂之治未病,不能預此者,謂之治已病。」說明了警戒於危險的存在便是「治未病」的關鍵所在。
事物的發生,都有預兆,所謂「春江水暖」、「山雨欲來」,養生的原則就在觀察身體發出的訊息,以作為健康的預兆,保持注意,在日常中即刻消滅病癥,強化良善。
而中醫的抗老道理和日常保健就很簡單,只是時時在保持經脈氣血的旺盛,與經絡運行的順暢,讓身體處於平衡的狀態罷了。
早上五至七點
在床上清醒時,不要馬上起床,先在床上轉動兩肩,活動筋骨,伸伸懶腰,將血液壓回心臟,擠壓心臟、肺臟,做幾次深度呼吸,增加心臟血液的含氧量,供給大腦足夠氧氣。感覺清醒舒適時,再將兩手搓熱,擦鼻兩旁一分鐘。
乾洗臉︰先把手搓熱,然後用手搓臉。每天早晨起床時,反覆做二十次。每天清晨乾洗臉,可有效舒展眼袋和皺紋。
上午七至九點
起床,喝一杯加少許鹽巴的白開水,鹽能調和臟腑、消積物。因此,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,有利於降火益腎,保持大便通暢,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。
先用木梳梳頭,有醒腦明目的作用。再洗臉漱口。
訓練呼吸:全身肌肉盡可能放鬆,用腹部呼吸,吸氣時輕合嘴唇,舌抵上齶,腹部隆起。呼吸深、細勻長,放鬆神經,這叫主動呼吸,可感受呼吸過程和肺部循環。同時,加強腹部的自我按摩,吃飯前以手摩擦溫熱腹部,增強消化能力。
1. 溫熱的食物,不宜生冷和過燙。
2. 應選擇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。
3. 要含蛋白質和蔬果類,清淡為原則。
上午九至十一點
上班前一定要走一段路,不論搭公車或捷運,走一小段路到公司,若開車上班者也最好撥出十分鐘以上走路,步行可促進體內新陳代謝、調整神經系統功能、緩解血管痙攣狀態,尤其要久坐、久站的人,步行能使全身肌肉關節活動,防止骨骼肌肉老化。
另外,在上班前牙齒上下叩齒咬合三十下,藉以甦醒腦部,鍛鍊腦力。
可先喝點甘草湯,作法:生甘草二公克,放入十五至二十毫升開水中泡服,每日上午一杯。
上午十一點至午後一點
午餐同樣不要吃生冷堅硬的食物,只能八分飽,而且切忌酒精。
午休時不可看電視,午睡時不要聽隨身聽。
午後一至三點
下午工作前先按摩耳朵就可保健提神,提升免疫能力,並有排毒的功效。方法:雙手掌包住耳朵,上下搓揉,至耳朵紅熱為止。
作法:直接將材料用加五百毫升熱水放入杯中沖泡三分鐘。
功效:可以促進免疫功能,改善頭昏眼花、增強免疫力、清肝、補氣、保護視力。
下午三至五點
嚼人參,提神補氣。人參可大補元氣、壯陽益腎、增進腦力,改善虛弱體質,預防老化。
按壓足三里穴,在每天午休時,以手指指腹按壓三分鐘。
下班前喝杯檸檬決明子茶:
材料:決明子十公克、檸檬汁或檸檬片少許
作法:將檸檬片(檸檬汁)與決明子放入杯中,以沸水五百毫升沖入,蓋上杯蓋五分鐘後即可飲用。
功效:可以清肝火、防治眼睛紅腫、消除疲勞、讓內臟休息、增加排毒能力、增進免疫力。
刺激三陰交穴,在晚飯後以指腹按壓五分鐘,每按一次兩秒鐘,有安神、鎮靜、調整內分泌的作用,可舒緩壓力,避免憂鬱、失眠,女性藉此可治療月經失調,調整身體機能。
泡澡:用微熱水約攝氏三十七至三十九度水溫使體溫升高,提高新陳代謝,修復經絡,促進全身血液循環。每天此時泡約二十分鐘。要注意,泡完澡要立刻擦乾水分,以避免體溫散失。
泡澡藥方:
‧ 筋骨緊繃、肌肉痠痛:加葛根一百公克
‧ 修復皮膚、除皺保濕:加桑葉一百公克
‧ 精神委靡、喉乾眼花:加薄荷葉一百公克
藥材先用沸水煮過再加入浴缸,效果更佳。
晚上九點至次日凌晨一點
在安靜的環境下可聽柔和的音樂,靜坐以養生補氣。
睡前泡腳能促進經脈氣血運行,消除疲勞,增強抗病能力,可防治頭痛、失眠、便祕,進而達到養生保健、祛病強身和延緩衰老的作用。泡腳水溫不宜太燙或太涼,先將雙腳浸泡溫水,可用手指按揉雙足趾背、趾腹部和足底。泡腳時間一般以十五分鐘為宜。
喝蜂蜜水。蜂蜜有補中、解毒的作用,常用來治療脾胃虛弱、肺燥乾咳、腸燥便祕。所含的葡萄糖、維生素以及磷、鈣等物質,能夠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紊亂。因此,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十毫升,泡溫開水調服,還有鎮靜、安神、除煩的作用。
白天用腦過多者,可加沖百合安眠茶(百合十